为深化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拓宽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渠道,精准对接行业人才需求,计算机科学学院与国际中文教育学院近日联合组建工作组,由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党委书记马晓红带队、计算机科学学院辅导员潘星星同行,于11月14日至16日赴厦门开展访企拓岗专项活动,先后走访政府人才服务机构、重点企业及优质中学8 家单位,成功搭建校地、校企、校校合作新桥梁。
对接人才服务机构 锚定政策导向与行业需求
11月14日上午,工作组首站走访厦门高新人才开发有限公司,与公司副总王建林、主任林秋红围绕厦门市人才招引政策、产业人才需求结构展开座谈。王建林详细解读了高校毕业生落户补贴、就业扶持等专项政策,重点介绍了当地数字经济、教育服务领域的人才缺口情况。随后,工作组赴厦门市人才服务中心深化交流,中心副主任郑德海、台湾服务部部长赖志毅热情接待。马晓红系统介绍了学校办学定位、学科优势及 2025 届毕业生规模、生源结构,突出计算机类、汉语国际教育类专业人才培养特色与就业优势,提出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邀请厦门优质企业组团进校招聘的合作愿景。郑德海介绍了中心职能优势,表示将全力搭建校企沟通平台,并详细介绍了厦门市辖区内重点企事业单位岗位需求动态与人才选拔标准。


走访重点企业单位 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内涵
11月14日下午至15日上午,工作组先后走访艾莎(厦门)眼科有限公司、“快乐学习” 教培机构、厦门瑞登纸制艺品有限公司、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聚焦实习就业基地建设、人才联合培养等核心议题开展深度对接。在艾莎(厦门)眼科有限公司,工作组在院长陪同下参观了企业发展成果,就就业岗位供给等事宜交换意见;在 “快乐学习” 教培机构,与人力资源部总监廖升帆等围绕师范生技能提升、实习就业合作以及人才培育模式创新、助力厦门市人才引进及福建籍毕业生回流工作等展开研讨,双方达成长期合作意向;在厦门瑞登纸制艺品有限公司,实地走访生产流水线,了解企业运营与人才需求,就用人标准、实习岗位设置达成初步共识;在天海欧康科技信息(厦门)有限公司,董事曾岩介绍了企业在智能供应链物流领域的技术优势及人才需求,明确了 C# 编程、SQL 优化等核心技能要求,双方围绕课程共建、实训基地建设、定向人才培养达成合作意向,计划依托企业真实项目场景实现产学研用深度融合。



走进优质中学课堂 精准对接基础教育需求
11月15日至16日,工作组赴厦门第六中学、厦门市第九中学开展校校合作交流,实地参观校园环境、教学设施及课堂教学现场,与学校相关负责人围绕师范生实习支教、就业安置、教学能力培养等议题深入沟通。通过实地观摩与交流,工作组全面掌握了厦门地区优质中学的办学理念、教学模式及教师招聘需求,明确了师范生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核心要求。马晓红表示,未来将进一步加强与厦门市中小学的协作,探索建立师范生实习支教、优秀毕业生就业输送的长效机制,助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此次联合访企拓岗活动是两院落实学校人才培养与就业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既拓宽了校企、校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也精准掌握了行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导向。下一步,计算机科学学院、国际中文教育学院将及时梳理总结合作意向,细化合作方案,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结构,提升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适配度,为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贡献育人力量。
撰稿:潘星星 初审:汪闱 复审:李大可 终审:向茂甫 马晓红
编辑:潘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