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数据...
“联教共研 备课工坊” ——学院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团队参与跨校创新课程共建
时间:2025-07-11 11:26:07   来源: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   查看:4606

  自20253月1日以来,在教育部计算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学院韩鸿宇副院长带领计算机操作系统教学团队郭涛、汤波、严清、周维曦等四位老师持续参与了南开大学宫晓利教师团队组织的跨校创新课程。参与此次“联教共研 备课工坊活动的高校还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石油大学四川轻化工大学宜宾学院。该活动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课程群与计算机课程虚拟教研室联建关键任务,力图集合多所高校的力量,共同解决传统计算机课程中课堂脱离产业应用、内容滞后行业发展等问题。

 

  截至20256月21日,来自不同学校的老师们,固定在周六上午9点半通过在线会议的形式一共进行了10次集体备课,共同探讨操作系统相关的教学和科研问题。

 

  活动的第一阶段,宫老师以南开大学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课程为基础,分享了许多教学过程中的思考。通过活动不仅让老师们了解到操作系统的课程知识体系,还接触到近年来的一些技术前沿。宫老师在课程体系的重构和知识讲解背后的思考带给老师们许多触动,拓展了大家的视野。

 

  第二阶段,宫老师引导大家学习了南开大学开展的课程实验,各学校老师分享各自在实验过程中的一些方法和心得。院严清老师作为代表分享了近两年在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开展实验教学改革的情况。特别是通过对uCOSII系统原理讲解和代码移植,帮助学生理解任务创建、挂起、恢复等过程。严老师的分享得到了宫老师的高度赞赏,各位老师也就此进行了相关研讨。

 

  第三阶段,各高校教师围绕本学期集体备课的实践经验与课程改革方向展开了深入交流。学院周维曦老师重点分享了课程实践中的一项创新举措——针对操作系统经典算法教学难点,自主研发在线仿真平台。该平台通过可视化交互方式呈现算法执行过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直观的动态演示,有效提升了学生对复杂算法原理的理解效率。这一创新性尝试不仅获得了宫晓利老师的高度评价,也引发了与会教师的热烈讨论。在交流过程中,多位教师提出将该平台升级为开源项目的建议,通过校际协作完善功能模块、丰富案例库,让更多学生受益于这一创新教学模式。

 

 

  此次参与跨校创新课程共建活动,不仅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关于深化计算机类专业系统能力培养改革要求的具体实践,更是学院立足新时代工程教育发展趋势,推动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为期一个学期的深度参与,学院教师团队不仅收获了操作系统课程教学内容更新、方法创新与资源共享的宝贵经验,更在跨校协作中深化了对“以产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的理解。未来,学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将跨校联研成果转化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行动,进一步拓展跨校合作的广度与深度,探索建立常态化、长效化的校际教研机制,为培养具有扎实系统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产业适应能力的计算机专业人才贡献更多力量。

 

撰稿:周维曦  初审:韩鸿宇  复审:李晓宁  终审:向茂甫

编辑: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