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四川省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的工作安排,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将从我省民族地区51个县的240名培训者中遴选出18名种子选手作为省级培训专家。在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的指导下,承担民族地区中小学骨干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任务。
2014年5月30日13:00,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在成龙校区第一实验楼举行了首次省级培训专家遴选考核工作。参加第一批培训的120名培训者中有39人自愿报名参加竞聘考核。竞聘考核分为学员们试讲或说课,专家提问,学员互动等环节。考核工作分三个组在实验室108、109和402同时进行。计算机科学学院全体授课专家担任了本次竞聘考核评委,学院领导也来到现场进行观摩指导。

第一组的竞聘者在实验室108竞聘模块1和模块4的省级培训专家,由顾倩颐老师和沈莉老师担任评委。学员们依次上台进行试讲或说课,所讲内容都是自己擅长的内容。其中杨建康老师对顾老师所讲的“教育信息化视野下网络社区与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感想和见解。他认为网络社区服务平台很有必要,他提到在这一平台下老师可以查阅资料,相互交流,与时俱进等等看法。

第二组的竞聘者在实验室109竞聘模块2和模块3的省级培训专家,由周雄俊老师和刘洪老师担任评委。学员们根据为期5天所学到的知识讲述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有位学员在听了周老师的课之后做了一些学科性的ppt动画,他认为这些简单的动画对于老师的课件制作是非常有用的,学习ppt的制作不是学习做动画而是要把所学运用于教学中,他的试讲得到老师的认可。众位学员精彩的演讲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得到了评委老师和其他学员的赞赏。

第三组的竞聘者在实验室402竞聘模块5和模块6的省级培训专家,由黄家荣老师和张养力老师担任评委。学员们对微课和探究型学习设计进行了详细解读,西昌市的杨国老师和江燕老师对微课的特点和应用的技巧经行了剖析。李瑞老师对探究型教学设计思考比较深入,陈大琼老师对探究型学习设计和微课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并且以西昌一日游为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并且对信息化时代学习资源整合提出了宝贵的建议。
18名省级培训专家的最终人选,待6月28日第二次省级培训专家遴选工作结束后,由担任评委的专家综合两次试讲考核的情况,集体商定后报省教育厅民教处和省电教馆审定。

编辑: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