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 2025 级新生及家长全面了解入学相关事宜,搭建家校协同育人桥梁,9 月6日下午两点,四川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与四川省互联网学院联合召开 2025 级新生线上家长会。会议由计算机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汪闱主讲。会议围绕 “新生入学报到须知”“安全护航锦囊”“心理支持与角色转换”“目标契约共成长” 四大核心板块展开,为新生顺利开启大学生活、家长做好角色转变提供了全方位指导。

会上,汪闱副书记首先明晰了报到流程,强调交通指引、线下家长会召开的时间地点等报到关键信息,详细讲解了助学贷款及“绿色通道”入学流程,贴心服务助力新生顺利入学。
为防范新生入学期间各类安全风险,汪闱副书记精心准备了“安全护航锦囊”,总结出“三要三不要”安全口诀:要警惕钱财相关信息、要通过官方渠道核实疑问、要及时求助,不要轻信陌生人、不要点击不明链接、不要透露验证码与密码等核心信息,并对交通安全出行、个人人身安全、防范侵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进行了耐心的讲解,建议新生及家长认准官方信息发布渠道,遇到问题及时求助,联系辅导员或相关管理部门进行咨询,为新生安全筑起一道“防护墙”。
针对新生从高中到大学可能面临的环境与心理变化,汪闱副书记深入分析了 “大学是一场深刻变革”的核心内涵:新生将面临生活环境从家庭到集体宿舍、学习方式从被动听课到自主探究、人际圈层从熟人社会到多元陌生群体的转变,自我认知也将重塑;而家长的角色则需从 “每日监督者” 转变为 “远方的守望者”,重新适应亲子距离与沟通模式。同时,还进一步梳理了新生可能面临的四大心理挑战:一是“适应障碍”;二是“学业压力”;三是“抑郁情绪”;四是 “未来迷茫与网络成瘾”。为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也提出四条 “黄金建议”:一是转变角色定位,从“管理者”变为“顾问”,少追问与直接决策,多倾听陪伴、提问引导、提供资源、尊重选择;二是优化沟通方式,避免以否定情绪的话语进行回应,尝试使用共情式表达,提升亲子信任;三是培养孩子独立意识,当孩子求助时启发式引导,同时关注情绪、睡眠、食欲、社交行为异常等危机信号,发现问题及时联系辅导员或学校心理中心;四是家长做好自我情绪管理,以稳定的心态为孩子提供情感支持,成为孩子的 “定海神针”,高质量陪伴助力新生平稳度过适应期。
为深化家校合作,学院还发起了“目标契约共成长”活动,倡导家长与新生在平等对话中共同制定可衡量的学期成长目标,并以书面形式互相承诺支持。目标需满足“具体、可量化、可回顾”的要求,例如 “每周与父母通话 20 分钟”“学期内自主学习非教材内容 XX 小时” 等,旨在通过家校双方的共同参与,明确新生成长方向,增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同时让家长更清晰地了解孩子的大学规划,形成育人合力,为新生的学业进步与全面发展保驾护航。
会议最后,学院公布了新生辅导员以及成龙校区保卫处、校医院等常用重要职能部门联系方式,方便家长与新生在需要时第一时间获得帮助。
此次线上家长会内容详实、指导性强,不仅解答了新生及家长关于入学的各类疑问,更搭建了家校沟通的重要桥梁。计算机科学学院与四川省互联网学院将以此次会议为起点,持续深化家校协同育人,助力2025级新生在大学舞台上实现成长与蜕变。
撰稿:王梦珂 初审:汪闱 复审:李大可 终审:向茂甫
编辑:潘星星